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 樂活閱讀> 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旗山禪淨中心探討「生死關懷」

樂活閱讀

字級

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旗山禪淨中心探討「生死關懷」

【人間社 陳瑩心 高雄報導】 2025-06-24
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與財團法人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2025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6月21日假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隆重舉行。本次研討主題為《星雲大師全集‧生死關懷》,吸引逾200位愛書人熱情參與,在溫暖且深入的對話中,一同探索佛法對生死課題的智慧與指引。

研討會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余玻莉擔任司儀,人間佛教讀書會輔導法師覺謙法師擔任開場引言,並與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共同帶領與會大眾進行導讀。主題論壇則由慧知法師、佛光山女眾傳燈會執行長覺軒法師、旗山禪淨中心住持慧專法師,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童軍總部執行長林文輝共同與談,並由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主持。

覺謙法師在開場引言中表示,本次研討會旨在引領大眾深入閱讀《生死關懷》,透過導讀與對話,學習如何從佛法中尋得面對無常、安心立命的力量。

在隨後的導讀中,覺謙法師指出,《生死關懷》一書聚焦於四大現代課題:身心疾病、修行問題、喪葬習俗與民間信仰。星雲大師透過平實深刻的文字,讓人們理解佛教如何回應生命苦難,進而提供一條通往解脫與自在的方向。

慧知法師延續導讀,進一步解析書中關於素食倫理、安樂死、臨終關懷與宇宙人生等議題。他強調,這些雖屬深層哲理,卻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佛法所提供的,正是一條在理性抉擇與慈悲關懷中並進的智慧之道。

主題論壇中,慧知法師以「身心疾病」為例,強調煩惱源於能力不足的反應,必須靠自我認知與修行克服。他引用星雲大師提出的兩大要訣:「認識問題的原理」與「將專注力放對方向」,並指出:「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正是安住身心、轉化困境的佛法關鍵。

在探討「安樂死」時,他引用大師觀點指出,真正的關鍵不是死亡時是否安樂,而是我們是否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唯有平日建立正念,臨終時才能無懼無悔。

覺軒法師則以「臨終關懷」為題,提醒與會者死亡並非生命的終點,而是另一階段的開始。他強調,臨終準備須從當下開始,大師更指出「宇宙人生」的真理,是學佛最大的利益,唯有明白「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才能自在面對生死轉化。

慧專法師談及「喪葬習俗」時指出,生與死如同一紙兩面,不應懼怕死亡,而應理解它是另一段旅程的展開。他引用大師以「換衣服」、「搬家」等譬喻來說明生死的自然轉化,並呼籲大眾珍惜生命的歷程與所留下的價值。此外,他也提及「素食問題」,指出吃素不僅是飲食選擇,更是實踐慈悲、尊重生命的具體方式。

林文輝則從「修行問題」切入,強調修行是面對生死的準備與力量的養成。他提及大師將「生老病死」順序調整為「老病死生」,旨在賦予生命更多正向的詮釋。他也對「民間信仰」表達尊重,並說明佛光山秉持包容態度,與地方信仰文化互動,深化善緣與理解。

整場研討會透過深度導讀與精彩對談,展現佛法對生死議題的關懷與智慧。參與者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提供理性思辨的空間,更讓人於無常之中找到安定的力量,重新省思如何在生命旅程中活出慈悲與覺照。
12345678910第1 / 87頁
追蹤我們